北京拆迁律师张兴奎 {{"http://www.doorlaw.cn".substring(7)}}
  1. 首页 > 媒体报道

《天府早报》、《华西都市报》等对张律师代理案件的报道

作者: 日期:2021-08-12 11:11:36

两年前,成都众人皆知的将军碑汽配城被政府拆迁,因为赔偿问题与政府达不成一致,企业也由此破产。将军汽配城董事长为此与政府“战斗”两年,要求赔偿损失2亿余元,如此巨大一笔赔偿费用,成华区政府无一领导敢拍板决定。为彻底解决此纠纷,成华区政府借10万元给古魁作为律师启动费,让其通过法律途径,到法院状告政府来解决。区政府、区国土资源局、土地统一征用开发办公室被推上了被告席。

  昨日,这起稀罕的民告官官司再度在成华法院公开开庭审理。法庭上,双方围绕“古魁修建汽配城是否违法用地”、“3名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”、“政府的招商引资与古魁违法用地之间有无关联”三个焦点问题,激烈争辩了近8个小时,案子从早上一直审理到昨晚8时,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。

  ■现场:一群债主来讨债

  上午10时,继2008年9月25日开庭后,双方再度走上法庭。原告方古魁与儿子来到了庭审现场,而被告方则是代理律师出庭参与审理。成华法院的第一法庭内已座无虚席,在众多旁听者中,大部分是古魁的债主,纷纷趁开庭之日前来讨债。“平时见不到他,只有开庭的时候才找得到人。”债主之一张女士称,本来之前与老古是朋友,好朋友反目成仇则缘起2003年老古借去的100多万欠款。“是看了政府给他的批文,相信这是一笔可以投资的项目,才借给他的,没想到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。”

  与张女士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好几十人,“其实他人不错,走到今天,我们都感到惋惜,只是他运气差了。”谈到古魁的遭遇,作为朋友、债主双重身份的刘先生也很矛盾。“之前的将军汽配城在成都来说,还是一家众所周知的知名企业,如果不拆迁,我想现在肯定前途无量。”

  ■原告:开发领导小组曾作同意开办汽配城批复

  “2003年初,成华区市场商业口岸开发领导小组曾作出了‘同意开办将军汽配城’的批复,有了这份批复,我才开始动工修建。”原告古魁说,当时,在成华区发展计划局的一份文件中,将军汽配城在该区当年的重点项目中排名第五,而投资该项汽配城则花去了2000多万元。没想到企业运转才3年时间,则断然瓦解,政府以拆迁规划将其强制拆迁,当时按集体土地给予计算,获得赔偿金878万,如果按城市拆迁赔偿标准,古魁应获赔2亿元以上。

  为此,古魁一直不服,与政府“战斗”两年,要求政府还他公道。双方就此不能达成一致的原因则是将军碑汽配是否属于非法建筑?据称,当时修建汽配城时是与将军碑村9组的村民达成的土地置换赔偿,修建了一座4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。“虽然是利用村民置换的土地修建,但根据相关规定,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钱同价,一样进入市场流通。”原告代理律师曾宇表示。

  ■被告:汽配城属违法建设 曾受土地部门调查

  对于原告所诉讼的将军汽配城属于合法建筑,被告方代理律师李启军强烈反对。“农村宅基地在非本村农民进行置换,属于非法建筑。”被告方表示,此外,在2003年的12月,成华区土地管理部门发现将军碑汽配城进行非农业违法建设,并下发了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的通知书。当时,董事长古魁也接受了国土执法队的调查。

  “笔录上古魁回答的是没有任何规划手续……”庭审现场,被告方出示了当年古魁因为此事接受土地部门调查的笔录,上面记载了古魁当年声称没有任何手续的说法。但原告立即反驳了被告方出示的证据。“土地违法案件都是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料,由被告方从自己内部拿出来作为证据,缺乏客观真实性。”原告方表示:“这种自己制作、自己保管的行为说不定就是伪造的证据。”

  此外,原告方提出,只有国土部门介入调查的情况,并没有最后的处罚决定书,这种查而不处的行为证明则是合法的。


随便看看